這是一本有關 的小書,相當有趣。作者首先從圓與方的對比著手,點出問題所在:正方形的面積可以測量,而圓是最簡單的圖形,面積應該也要能夠測量才是,但是如何測量呢?其中的奧秘就在圓周率 這個數。
首先,作者大略介紹了圓周率的重要性與歷史,再來的問題,就是什麼時候出現、使用圓周率,與圓周率的近似值求法與求出位數的多寡。作者以編年史的方式,從公元前兩千年至今,數學史上哪個地區、哪位數學家對這個問題作出貢獻的,作者都蒐羅殆盡,例如中國的劉徽之圓內接多邊形算法與祖沖之父子的近似值,或是許多求 的近似值的式子,如格雷果里的無窮級數展開式:
,
當x=1時,等號左邊即是 。作者也指出:一直到後來電腦的發達,圓周率 的近似值,就被拿來當成是測試電腦效能與速度的一種指標。但是,為何許多數學家願意花那麼多的心力與時間,只為了求得更快、更多的位數呢?作者認為人類都有尋求模式的本能,當我們找出 的更多位值時,說不定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。
在本書中,作者也提及圓周率在數學史上的發展,也常出現在許多的書籍、新聞與節目中,譬如美國辛普森案中被告律師與檢察官的對話,甚至是「星艦迷航記」(Star Trek) 中有關圓周率的一小橋段都寫上了。看來只要是有關圓周率 的任何細節,作者都網羅了進來,而大大地豐富本書的內涵與可讀性。此外,編者也充分利用圓形與方形的文字框,將這些細微且龐雜的小資料,作了很清楚有趣的呈現,甚至連各種語言如何背誦圓周率的方法,都應有盡有呢!
最後,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美編作得相當別出心裁,偶而拿出來翻閱一下,都是賞心悅目極了。
|